2010-05-23

心裡價值交換的場所--第36個故事



                                                       Soundtrack--雷光夏


咖啡--從大概有記憶以來 總是看到爸媽總要來一杯咖啡做為一天的開始

那時的我雖然被那濃郁的咖啡香吸引 但卻無法忍受咖啡的苦澀
隨著年紀慢慢長大 我也有樣學樣的跟著父母每天喝一杯咖啡
上了大學 常熬夜趕圖的我也理所當然的把咖啡當作我提神的最佳飲料
甚至開始不加砂糖 慢慢的品嘗那黑咖啡的甘苦

台北市--我從小到大生長的城市
這個城市對我來說就是那移動的路徑
小學和國中我走著路上學
上了高中搭著公車每日往返於信義路上
而搭著捷運就讓我好像土撥鼠般不時的探頭看看這城市
在市民大道的車陣中鍛鍊騎車技術 穿梭在台北大大小小的巷弄之間
而我更坐上汽車駕駛座
那個從小我只能從後面看著老爸開車背影的那個位置
第一次有自己掌控著自由穿梭的快感 用不同的方式去認識這個城市

咖啡 台北 在我身上有著不同的故事
這也是為什麼當我看完了預告片時
就不由自主的被這部電影吸引過去

咖啡店對於住在都市的人來說是個迷人的空間
不屬於家 也不屬於工作場所
在這裡這個城市的陌生人有默契般的聚集在這裡
享受和朋友聊天的時光 亦或一個人閱讀的快樂

2010-05-16

沐浴在書香與河畔之間--有河book


周六傍晚 捷運緩緩的駛入淡水河畔

書香 咖啡 配著淡水河 正如他們的店名”有河”一樣
一邊細細的閱讀老闆親自挑選的書籍 抬頭則是淡水河畔的八里
這樣的安排給了我們不同的閱讀經驗
我想這也是即使要把店面設在喧嘩的觀光區中
老闆也堅持要給予這間書店的氛圍

我對這間書店的接觸是在幾年前在網路上找書的時候偶然逛到
還記得跟他們訂了一本叫”地方”的書 彼此簡單的e-mail溝通後 書就寄來了
牛皮紙包裝的書 裡面還附了一張店裡面的明信片
透明的陽台玻璃上印著有河兩個字 當下覺得好看 就把它貼在書桌前的牆上

而過了幾年後的今天 終於踏進了這間書店
小小藍色的招牌幾乎快被喧囂的觀光人潮淹沒
讓我不禁想這種充滿文藝氣息的獨立書店是否設錯了位置

走上樓梯進入二樓的店面
藍白相間的牆 貼滿著攝影作品和畫作
一字排開的白色書櫃按照不同的分類擺著老闆選的書
而書店附近的流浪貓慵懶的躺在店裡的角落
各式各樣的藝文活動資訊堆疊在櫃檯供讀者自由取閱
背景傳來輕輕的音樂和咖啡機沖泡咖啡的聲音
往書店外落地玻璃窗看去 透明的玻璃寫著詩 而淡水河正是這幅畫面的背景

我想簡單正是這間獨立書店給我的感覺
它給了這個城市裡的人們一個沉澱的角落
看一本有趣的書 和老闆寒暄幾句 坐在陽台喝著咖啡 望著淡水河畔放空
和妳愛的人聊聊天
有時候來淡水不一定是要逛老街 騎腳踏車
這間位於二樓的小書店給了我另一種觀看淡水河的方式
而且它是舒服的

2010-05-10

臨時起意的SANNA展



一個人在回部隊的下午臨時起意走進士林紙廠的舊廠房裡

悶熱的空間 映入眼簾的是一塊巨大的白色布幔
隨風飄逸的白布模糊了我們對於邊界的定義


與剛看完的Richard Rogers 展覽相比 SANNA展算是一個小品展覽
不過可能是因為普立茲的加持 加上展覽最後一天
小小的廠房擠滿了看展的人

看著手上拿著的展覽簡介 二十多個方案模型規矩的一字排開
純粹的矩陣排列 如它們龜毛般的平面特性

記得自己也沉迷於Sejima的設計一陣子 純粹的造型空間的美感
那時的我相信要做最少的事 並發揮最大的作用

眼前放滿著形狀造型簡約的建築模型 但走在這些模型中 似乎沒辦法感動我太多
可能是看不太到關於這些案例的介紹 只能純粹的從這些模型裡去閱讀建築師的企圖

這個展覽Present的方式似乎可惜了點 對我來說看他們的圖面獲得的東西似乎會比模型來的多 亦或是實際走訪在他們的空間裡



2010-05-09

CASA Lou Kau mansion 異質文化的結合


你把這本小手冊遞給我 說是去澳門玩要給我的小禮物
上面印著盧家大屋四個字 背後襯托著中國傳統建築的花紋


掀開的第一頁這棟一百多年歷史的老房子立刻吸引了我的目光
沉穩的青磚牆面 開著幾扇西方建築常出現的拱型窗 但卻用中國傳統的木質窗框裝飾著 簡潔的方型配置卻在入口處微微的退縮
我不是一個非常迷戀中國傳統建築的人 但這棟老房子簡潔洗練的設計卻讓我驚豔


可以看得出這棟房子在當年算是非常新潮的設計
屋主利用了大量的西方建築元素結合中國傳統建築空間格局
建築立面看似雖為中國傳統的建築樣式 但在比例上面卻是西方建築的比例
內部為是三開三進的空間格局 同時有著大量的西方建築裝飾元素 西洋假天花 彩繪玻璃窗 中西合併的窗戶


格局反映了居住者仍保有傳統的生活習慣
而樣式卻代表著當時大眾所追求的流行


它創造出了一種奇異的空間經驗 我想這可能是葡萄牙殖民下的建築特色
外來的文化影響了傳統的空間形態 進而產生了一種異質的空間型態
雖然四不像 但卻可以反映出澳門歷史面對雙重文化所產生的建築樣貌


一種異質的空間型態